伏”可称“长夏”,中国古代五行家将一年分为五季——春、夏、长夏、秋、冬,与木、火、土、金、水五行对应,其中“伏”为“土”。“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在四季里,秋到冬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自然循环;由夏到秋则不然,火克金,金不敢出来。所以,就要潜伏一段时间,“潜伏”就是“伏”的本义。
“三伏”指的就是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连续时段。我们都知道三伏天炎热异常,却非常讲究在此时顺应天时养生,譬如做熏蒸、做艾灸、敷泥灸等等。很多朋友就会问,天气这么热,为何还要做这么热的保健理疗呢?此不是火上加油?
非也非也。
巧用三伏养身体:9岁小孩健脾胃,18岁女孩散宫寒,28岁调气血,38岁养容颜,48岁宁心神,58岁提神气,68岁强筋骨,78岁延益寿。
三伏天,外界阳气最盛,湿气最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此时做养生,排湿、排寒,扶正祛邪,行气活血,延年益寿效果是平时3倍以上!那三伏天为什么会有这么神奇的作用呢?老祖宗总结的“冬病夏治”很多人都听说过,来看看冬病夏治的道理是怎么说的:
冬病就是在冬季易发作、常发作的疾病或不适感,多因内虚外寒导致。包括一些由于阳气不足,正气亏虚、虚寒型疼痛和一切免疫功能低下类疾病或者冬季易发作的疾病。冬病主要有肺类疾病、骨科疾病、脾胃类疾病等。
冬病夏治源于《黄帝内经》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如《内经》所述,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人体的阳气和自然界的阳气相符,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冬病患者体质偏虚寒,再加上冬天环境寒冰一片,两寒夹击,便毫无解冻的可能。所以在冬天治寒症,就像是雨天里晾衣服,是很困难的。而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也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三伏时节人体经脉气血运行充盈,毛孔张开。此时治疗某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地以热治寒,鼓舞阳气,驱散体内寒气,调整阴阳,从而达到减少冬季发病频率或彻底根治疾病的效果。所以,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黄金时间。
抓住上面的这几个穴位,艾灸、泥灸、熏蒸、按摩都可以,都是给身体补充“热”的好方法,你记住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