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己,其实是每个人必修的功课。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了解内在冲突所带来的问题,那么我们就能毫不费力地、快乐地生活。
没有所谓最好的「自己」,只有最真实的「自己」。真实没有好坏,只有真相。只有清楚看到现在的状况,才有办法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
探索自己,是个人一辈子要做的事。探索的目的不尽相同,但是大方向是一致的。原因是,当自己能够独立思考后,内心总有一些苦闷之处。
生活中会遇见一些事没有能力解决,不能掌控情绪,对人生价值目标模糊不清晰。于是才会想突破这样的困境。
人为什么不太容易看到自己?
一是,观察工具的局限
作为人,我们先天观察的工具有限制,比如只能用人的眼耳鼻舌身意来观察这个世界。而向内观的时候,观察的工具是头脑、意识,或思考与感受。这些都建立在你这个「人」的主体之下,一定是局限于你本人的框架之内的,会被你的背景、经历、业力框住。
因而必然很难全面观察到事情的真相。只是用自己有限的经验、思考、感觉来观察,必然是有局限性的。
每天我们都跟自己相遇,每一刻的自己,就是当下最好的自己,这一刻的自己是过去所有一切的结果。你经历的一切形成了这一刻的你。
如果你不愿意接纳、包容、庄严面对这一刻的自己,就会认为有更好的,就会对现在不满,想要比较,不愿意接纳和包容,于是纠结就会产生,因而无法轻松坦然面对现在的自己。这便是观察自己时要突破的心态。
二是,观察的方向有所偏差
比如你看到的我(杨硕诚),并不是真实的我,而是你内在合成一个影像。当我们看自己的时候,看到的也不是真实的自己,而是自己从小到大的经验习惯意识构筑出的影像。
我们观察到的可能是实相、真相的表面、外形或投射,而非真相本身。
有时候观察不到真实的自己是因为我们不勇敢,害怕被自己内心的翻腾、汹涌、虚伪、懦弱、贪婪吓到,因而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
当我们看见自己内在真实现状时,会大惊小怪,会不敢看,会想着要躲起来,或者美化它,甚至掩饰它的存在。于是我们看见的,都不是真实的自己。
三是,我们观察能力的薄弱
观察自己时,需要心智的稳定,观察到的自己才会清晰。就像如同用发抖的手拿着放大镜观察蚂蚁,看到的像必然发抖。如果我们的心不稳定,在晃动,慌张,烦躁,紧张,发散,那么我们就没有办法观察到真实的自己。这就是定力不够,也就是心念的稳定性不够。
难道人性的丑陋才是真实的自己?不是的。我们定义那个叫丑陋,因此我们害怕面对。于是越来越不敢面对。这也会阻挡我们观察到真实的自己。
一般人没有办法真正看到自己,还有一个原因:观察自己的动力不足。
人对于自己想要解决自己内心问题的动力,有时候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就像看微信打游戏时,明明知道不好,想要离开,可还是一直黏着在上面,这便是离开的动力不足。
我们往往会麻痹于自身现在的状况。虽然知道要解决内心的问题,但还是会放松自己,动力便不会被激发出来。
这个身为人的你,究竟是什么?
关于如何探索到真正的自己,没有任何人或者任何东西可以为你解答这个问题,因此你必须先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便是智慧的开端。
佛经中说:现量,比量和非量。
现量:就是直接经验到的;
比量:例如透过电脑看到「我」,知道有「我」在那。
现量或者比量是我们观察理解事物的方法,现量和比量都会可能会产生非量,即对事物的错误判断。
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有时候我们经常会一点现量的经验,就比量出一个非量来自己困扰自己,就比如在户外看到一个长条状的类似草绳的东西会想到是一条蛇而吓到自己。在台湾有句老话:「看到一个影子,就生了一个儿子」,我们常常捕风捉影自己吓自己。
观察方向的不同,会让我们无法看清真实的面貌。有时候我们真实的面貌是我们自己想象出来的,我以为我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我以为我是一个容易冲动的人。我以为我是一个冷酷的人;我以为我是一个有爱心的人。这都是「我以为」。
「我以为」的原因有很多:从小到大的判断、别人告诉我的、自己构筑出的、想要成为的样子。还有「重要的事」,「爱心」,「焦虑」,「冲动」,「正义」,这些都是符号,是我们自己构筑出来代表一些内容的符号,这些只是自己想象的。
「你」认为的正义和「我」认为的正义是不一样的。因此不要急着为自己贴标签。不要因为用这些内容符号给自己贴标签,而看不见真正的自己。
如果想观察真实的自己,首先要心念稳定,其次是要能接纳、包容自己内在呈现的一切,不要说它是好还是坏,不要急着下定义。
如果急着定义,就很难看到背后形成的原因。只是看,观察,冷静对待,勇敢承担,勇敢包容,平等心,这样才比较容易看到真正的自己。
未来的你就是现在制造出来的未来的你。只有认清现在这一刻的自己,才有办法为未来一刻的自己,制造出更符合想要的那个自己。人想要突破,想要寻求更完美,但这必须建立在接受接纳现在的自己的基础上。
如何让自己的心念稳定下来?
修定力,一定要打坐吗?闭目打坐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不是唯一。让自己心念稳定,要掌握一个大原则,大方向。一旦有外在噪音出现,心念马上不稳定。心是被分段的,只能在好的环境中心念稳定,一旦环境浮躁,就稳定不了。
因此只能在相对安稳的环境中,稍稍看见自己。这种能力很薄弱,莫说看见自己,不被外在环境影响都很难。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养成一些习惯:尽量保持念念分明。我们常常处于一心多用的状态,我们误以为这样效率高,节省时间,往往这样处理事情的品质更差。因而要养成一心一境的习惯。
收摄心念的方法
建议大家,常常打坐,打坐几秒钟或几分钟。经常闭上眼睛,吸气,吐气。闭眼之前,心念外放乱串。在闭上眼睛的一刻,将所有的心念全部回到眼前,就是所有的念头、心力,瞬间回来。
回到这一口呼吸上来。几秒钟几分钟就可以,不用很长时间,但是要经常让自己回来一下。
我们自己常常被以前的「自己」粘附,拉扯,因此我们的心境常常不稳定。从闭上眼睛,觉察的那一刻起,将所有的心念回收,和刚刚所有的一切说再见,要慢慢养成这样的习惯。
任何时候都可以闭上眼睛这样做,时间也不用很长,感觉自己的脚步非常快的时候,闭上眼睛停一下。讲话速度快时,也闭上眼睛停一下。
透过闭上眼睛,跟之前的自己切割,跟外面的所有一切说再见,把自己叫回家。张开眼睛时,就从零开始,重新出发。
尽量将这样的状态带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喝茶时,感觉喝茶的过程;写字时,感觉写字的过程;走路时,感觉走路的过程;慢慢过渡到工作时,感觉工作的过程;说话时,感觉说话的过程;开始时感觉会比较难。从不耗费心力也能做的事情开始,如喝茶、吃饭、走路,活在过程中,当你感觉到它,心就不容易晃动慌张。
这是一种习惯,刚开始会比较难,也许会有些刻意,有些累,这是有次第的,需要渐渐学习。也许会常常忘记,忘记就忘记,忘记就算了。不要为以前的你自责、承担业力,从察觉的这一刻,从知道的当下这一刻开始就好啦。
这样的人,慢慢会出现对生活庄严以对的气势,不会萎靡,无精打采,气势就会出来了,面对自己的心态不但稳定,而且敢于承担与包容。养成平等对待的心情,对于所出现的一切平等对待。这样的习惯养成,再观察自己,则水到渠成。
心念很复杂,想要让他稳定,先要让它先抓住一个玩具。打坐时,呼吸就是这个玩具。走路时,走路的过程就是玩具。让心念收摄在玩具上。打拳时,心念收摄在动作上,猫步的时候心念就收摄在猫步上。
站桩也是这样。心念收摄一处,也要注意放松的收摄。不要紧张,不要太过用力,紧张不利于心胸开阔。抓心念要松松地抓不要太过用力。
在此之外,有一些小诀窍,生活之中运用,可以帮助心念收摄:
比如:叩齿、咬紧牙根几秒钟然后放松。从道家来看,这对气血循环比较有帮助。
比如:拇指放在手中,握紧拳头—放松—握紧—放松。焦虑时可以做这件事,帮助自己心念收摄。
比如:打打拳、走走猫步。想象自己是一只猫,缓缓地感知抬脚走路的过程。透过打太极和猫步练习心念慢慢逐渐稳定下来。这样其实一点都不无聊,其中有无尽乐趣,享受其中的宁静、与环境合二为一的状态。
以上这些的原理,都是将心念收摄在一处。也就是打坐的原理,自心一处。这时心念必须要有收摄对象,比如收摄在呼吸上,看鼻子的呼吸,看丹田的呼吸。
建议初学者打坐不要太长,因为心念不容易稳定收摄,时间一长就散乱打瞌睡。
不要为了坐着而打坐,为了功课而打坐,可能就将打坐跟焦虑、慌张、瞌睡连接,打坐品质就不好,于是不能在静坐中获得乐趣,要从打坐中寻找到乐趣。
真正打坐很长时间且品质好的人,一定是这一秒打坐品质很好的人。打坐30分钟就是打坐1分钟,品尝其中的乐趣和滋味。在睁开眼那一刻全部斩断,一切从零开始,这是锻炼定力的非常好的方法。
总之打拳,站桩,打坐,走猫步,甚至听音乐,这些都是收摄心念的方法,但方法不是重点,重点是收摄心念的原理:制心一处。